Vinchent的博客

失去兽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史记·夏本纪》读后

<太史公书序> 大禹的功劳让九州都得到福祉,发扬光大了唐禹的时代,并且让美德流传后世。夏桀放荡骄纵,被流放到名条。此序中点出了夏禹和夏桀,明君昏君对比当一目了然。

大禹治水

禹的父亲鲧治水不利,被舜流放之后死在了羽山。天下都认为舜干的对。而这时,舜却举荐了鲧的儿子禹继续去治水。这是什么逻辑呢?神逻辑!只能说是舜慧眼识珠吧,禹果然治水有功,继承了帝位。

大禹的特质是敏捷勤奋,是人们的好榜样。基本上“仁君”都是这样的品德了。

大禹最大的功劳是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也是因此让人怀疑大禹治水到底是不是仅仅平水患?或者有更大的治理的意思,这样也不仅仅是水,而是四方的水土。如果是治理水土的意思,那么大禹干的事情除了平水患之外更多的就是土地勘察+地方管理了。

事实上好像也更接近这样,大禹每到一处修了防洪工程或者引流工程之后,还看了土壤状况和基本民情,并且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定了税负的标准。

九州平定之后,税负标准确定,道路通畅,中央也掌握了足够的地方信息,那么四海也自然统一了。

可以说大禹做出了走向中央集权的最初努力。

大禹还制定了天子国周边同心圆结构的治理模式,按照五百里为半径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甸服负责农业,侯服负责国家和天子事务,绥服负责文教和保卫王室,要服需要遵守法律,荒服则用文德招拂,再远就管不着了……

基本上是越靠近天子待遇越高,然后逐渐下降,但是到了1500里以后自由度又慢慢回升,因为鞭长莫及了。中间阶层这是受压榨最严重的,就像现代社会里的中产阶级一样。


帝舜与禹和皋陶的谈话

接下来记载了舜在位时,舜与禹和皋陶君臣之间的一番对话,讨论如何治理国家,要点有三条:

  1. 君主要从做好自己出发,由近及远
  2. 近了说,做好自己,讲的是德行:宽容却又威严;柔和而又坚定;城实又恭敬;能治理而又谨慎,顺服而又坚毅,正直又温和,平易又廉洁,果断又踏实,强大又道义。每一项都做到刚刚好,做到既不…又不…,既…又…,就是最好的自己。这很接近万维钢老师说过的“近德”,儒家里要求的就是不断反思自己所作所为对应的目标,和它之间种种近德之间的关系
  3. 远了说,就是任用贤人,然后把这一套做人的理论推广出去。推广出去靠的是什么呢?一套礼乐的制度。

舜听闻十分高兴,让禹和皋陶做自己的左右手,天下大治。


禅让制的终结

从尧到舜,再从舜到禹,都是采用禅让的方式,禅让的操作方式是老帝王选择一个接班人,然后让他代理执政一段时间,经过观察期之后,正式让位于他,之后由他完全执政,直到老帝王去世。在丧事办完之后,新帝王会重新把位再让回给老帝王的儿子。然后选择权交给了百官和百姓(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百官向谁朝拜,百姓歌颂谁,谁才能真正掌握统治权,这个时候,被让出的王位又会回到这个人的手上。

可是,到了大禹这一代出了问题。大禹先把位子让给老同事皋陶,但是皋陶岁数也已经大了,死在了大禹的前面,于是他又把位子让给了益。在禹死后,益照常把位子让给了禹的儿子启。

因为益自己经验不够丰富,短时间并没有服众,本来自己想等着启把位子再传回来,完成这场禅让的仪式。没曾想,大家却跑去启那里拜码头了。结果,本来走走形式,却弄假成真。禅让制就这么到头了……

之后就进入了夏王朝,果然没几代就出现了昏君,往后其起伏伏,直到夏桀。虽然从夏桀的曾爷爷开始很多诸侯就已经背叛了夏,但是夏桀完全没有仁德还伤害百姓,最终被商汤取而代之了。而关于商汤的故事,就在下一卷中详述了。


太史公曰

司马迁在这里记录了一个看起来很小的细节:自虞夏开始,“贡赋”的制度就已经完备了,这提出了国家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模块。司马迁听说夏禹死在考核诸侯功绩的路途上,他因公殉职的地方因此而命名为會稽。


读后

从《五帝本纪》到《夏本纪》所记载的内容多半不靠谱,目前也没有任何考古证据可以证实司马迁的记载。正如我之前所说,从这两卷中,我们更多的是了解当时民间传说中的时代风气司马迁本人的价值取向。我特别留心了各种对于君王的形容,这些形容词贯穿了后世对“理想帝王”的共同想象。而这一份想象的源流又得从比司马迁更早的儒家思想中去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