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hent的博客
失去兽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史记·周本纪》读后(3)
成王年少,周公旦代行国政。之后许多僭越专权的人都会自比于周公。但是周公没有取而代之,而是把王位还给了成年后的成王,功成身退。
武王分封的管叔和蔡叔在武王死后成为了隐患,他们正好管理的是殷商的后裔。周公领兵平了叛乱。
成王死后康王即位,同样因为年纪轻,所以让召公和毕公辅政。于是天下太平,四十年没有用刑罚。
到了穆王的时候,他想要征伐犬戎,但是被祭公制止了,这里司马迁给了一大段的篇幅,可见其说教意味,就是变着法的表达不要穷兵黩武,而是要重视人民,重视农业生产。动用武力那是到不得已的时候,更何况武王伐纣那一路上都是人们箪食壶浆,王师就应该这样,而不是去侵略别人。要做好自己,才能让四方服从。
这一套理论在儒家的系统里非常常见,尤其常见于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之中。
穆王死后,周朝不可避免的继续衰落下去。比如到了厉王的时候,他贪财,大臣劝谏说不行啊,你怎么能这么贪呢?应该把钱财二次分配,让普通民众过上好日子,怎么能不学习古人blabla呢?但是厉王不听。
厉王还施行暴政,人们都批评他,厉王很愤怒,要控制言论,监视批评他的人,接到小报告就杀掉。以至于“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也就是说话都不敢说了,只敢使个眼色。厉王因此向召公(这是另一个召公)炫耀:“你看,没人敢说我坏话了!”
召公说出了一句经典话: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堵住人民的最,比堵住洪水还要危险。力量积聚之后爆发的威力是十分强大的。所以不应该堵,而应该疏,也就是开放言论,接受批评教训,这样才能防备出现坏事,才能保持走在政权的道路上。人民所思虑担忧的事情恰恰就是他们所表达出来的,如果堵住了他们的嘴,那么怎么能够长久的治理呢?
当然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古人对于言论自由的理解也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的,还是王权的体系之下,所以不能等而视之,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出无论在怎样的制度之下,民主也好专制也罢,所谓“开明”的时期,都是言论较为开放的时期。当然了,不得不说,所谓“开明”,也只是这些要发表言论的知识分子口中的“开明”,未必完全等同于人民生活的幸福……不过,我也就是找补一下。
于是果然发动了叛乱。但召公还是牺牲了自己的孩子而换取了厉王王子的安全,让周朝得以延续。
从厉王到宣王的时期,是召公和周公(也是另一个)共同执政,号曰“共和”,当然和我们所说的共和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但是确实是从这里借来的概念。在宣王的时期,周又经历的中兴,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鲁武公来朝见了。
之后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宣王征讨南方国家的军队战损之后,想要统计户口,仲山甫劝谏说:民不可料也,也就是户口是不能统计的!虽然宣王还是统计了户口,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劝谏呢?
熊逸老师在《资治通鉴》课程里(第一季周末答疑28)的解释是周朝的时期还是一个标准的领地国家而不是我们现在的税收国家,领地国家靠的是中央政府的向心力,而周朝不按照人头收税,本身也没有必要把户口搞得那么清楚。所以说仲山甫会认为周宣王这样太小家子气了,一点没有大家风范,辎珠必较,成和体统。
于是乎(这个于是当然是《国语》的编者和司马迁所认可的)宣王就完犊子了,接下来的是臭名昭著的“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