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hent的博客
失去兽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荀子议兵(上)
王道与诡道
《荀子》里有一篇《议兵》,讲的是荀子兵法。
这篇对话发生在赵孝成王、楚国将领临武君和荀子之间。说是对话,其实主要还是荀子自己的大段议论。《荀子》这本书的风格就是这样,不像《论语》的问答,也不像《孟子》的论辩,而是一篇篇申论。《议兵》这一篇反而有一些不同,加入了一些论辩的过程。
临武君是一个将领,他的视角来自于战场上的实战。当赵孝成王问到用兵之道的时候,他说道:得到天时地利,然后观察敌军的变动,再对手之后采取行动,但是却能赶在他之前完成,这就是用兵的要术。
我认为临武君对于兵法的总结相当精要,可是荀子则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回应:凡是用兵打仗的根本在于“壹民”,也就是统一民心。善于让人民依附的人那就是善于用兵的人。荀子使用了一种属于儒家的万能答案——用兵之要在用兵之外,而在于民心。
临武君一定感受到了这个儒生的陈词滥调,他立刻反驳道:错了!用兵最要看的是势和利,用兵最需要做的则是变和诈,虚虚实实让人看不出从哪来要到哪去,这才是孙子吴起这种大将无敌于天下的用兵之法,何必一定要等到人民的依附呢?这最后一句算是对荀子的回应:“岂必待附民哉!”
作为一个将领的视角,他需要立刻在战场上做出制胜决策,“附民”对他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而做出制胜的决策,则在于“诡道”,毕竟兵不厌诈。
我再次认为临武君的总结相当精要,可是荀子又不同意这种说法。他答道:不行!仁人用兵,乃是贯彻王道;而您的兵法,搞权谋算计,那是诸侯级别的用兵之道。权谋算计能够生效,那一定是因为对手上下离心离德,让您有可乘之机。可是如果对手上下一心,如尧舜之师,使诈无非是以卵击石,不讲武德。同理,如果我军上下一心,民心所向,对手使诈也同理无用。倘若民心不附,则军心不稳,而我军乃仁人之师,必是民心归附,这时就算对方将帅使诈,轮不到我们应对,自然有他们的人民来告知我们,戳穿他们的诡计。
所以,只要仁人被使用,国家一定会日渐光明,诸侯先顺服的就安心,后顺服的就会感到危机,想要和它作对则会被削弱,想要造反则一定灭亡!
这里荀子釜底抽薪,说明了为什么“仁者无敌”不惧诡道。那为什么仁者之师不能兵行诡道呢?因为所谓诡道,那就是不光明正大的方式,既然不光明正大,那么就没有办法守住仁,无法守住仁,就丧失了仁的护佑,上下离心离德。所以仁者之师不能行诡道,反而要行正道征服人心。这一点在思辨上行得通,但是真正放到实际中来,则未免显得有些过于理想主义。
在国际政治中,一直有理想和现实两条线贯穿其中,临武君走的是现实主义,荀子走的则是理想主义。我们总倾向于理想现实两手抓,可是事实上很多东西的本质就是矛盾的,我们必须要做出选择。
比如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就是典型的“诡道”,它有用却不仁,看似让民心归附,但其实却是通过树敌而不是兼容,我们该不该使用呢?作为一个决策者,常常要面临这样的选择。这样的论辩因时因地而变,是不会有终点的。
奇怪的是,这两个人竟然就这样被说服了,毕竟这是荀子自己的书嘛,肯定要着重宣扬自己的厉害。于是后文临武君认真请教了荀子的设兵之道、为将之道和王者之师的军制。
设兵之道
于是孝成王和临武君虚心请教荀子到底使用什么办法来管理军队。荀子说:大王是最重要的,将领所需要做的都是细枝末节。国君贤德则国政昌明,国政昌明国家就强。所以最高级的方法是推崇礼制,奖赏功劳;第二等方法则是提高工资、重视节操;最次的方法则是重视战功但是轻视礼节。
爱惜将士、爱惜民众、政令的施行有信用、民众齐心协力、奖赏够意思、刑罚够厉害、武器厉害、重视用兵、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上……做到这些就能变得强大。
所有这一切集中在一条之上 ,那就是“礼义教化”,这是荀子设兵之道的核心。以礼义来规范人的德行节操,这样就能打造王者之师。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做法之上,似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后面荀子再次说明了为什么推崇“势诈”不如推崇“仁义”,举例子说明那些善行兵诈之术的将领,最终都没有长久——“胜不胜无常,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这种方式君子是不会使用的。可是仁义之师也有失败的,荀子解释道这些是因为他们虽然触及了皮毛,但还没有登堂入世,所以只能称霸,不能王天下。当然这就开始有点诡辩了。
为将之道
接着向荀子询问为将之道。荀子说: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关键是:弃疑、无过和无悔。他尤其补充一句,一定成功是不可期的,做到无悔就很好了。后面是大段大段的排比说明具体应该怎么做,属于“荀子兵法”的核心要义:
首先是“六术”,也就是为将的六个面向: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臧,欲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简单来说就是走正道,政令要有威望; 赏罚要讲信用; 营寨仓库要坚实; 进则快,安则稳; 观察敌军,要隐蔽深入,参考核实各种消息; 决战的时候,要按照心里有数的方式行动。
其次是“五权”,也就是五个需要做对的关键选择,也是对于将领的提醒:无欲将而恶废,不要对于自己的下场考虑太多而不能顾全大局;无急胜而忘败,不要为了打赢而不顾一切;无威内而轻外,不要对内严苛但是轻视外敌;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不要见小利就忘了考虑它的害处;凡虑事欲孰而用财欲泰,凡是考虑事情要三思,使用钱财的时候不要吝啬。
再接下来是“三至”,也就是三项最至上的原则: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宁可被杀,也不能让军队处于危险的境地; 宁可被杀,也不能打必败的仗; 宁可被杀,也不能欺负百姓。在这三种情况下,将领是可以违反君主的号令的。这里其实也透露出了荀子观念中“礼义”在一些时候可以大于君王的命令。
最后是“五无圹”,也就是五种不懈怠**:敬谋无圹,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圹**。谋划不懈怠,做事不懈怠,对待官吏不懈怠,对待群众不懈怠,对待敌手也不懈怠。认真备战,从开始到最后都谨慎考虑,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王者军制
最后请教荀子的是军队的制度。从将领到士兵,全部都要各司其职,为自己的责任效忠。做到“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也就是说首先是顺从命令,其次才是想着自己立功。这一点和法家的思想颇有不同,法家比较实用主义,用人头作为绩效,大家拼命为了业绩往前冲,而儒家的这种考核方式,显然属于比较温和,可以说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过荀子也有自己的理由,因为第一线的兵卒未必能够看到大局,不知道将帅的用意,如果各行其是,则没了章法,坏了大事,所以“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冒进和逃跑是一样的罪过。
接下来荀子提醒,打仗打的是对方的军事力量,而不是平民百姓。一定要优待百姓,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民一样对待,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拥护,才能施“王道”,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最高的境界是:“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至此,荀子与临武君再赵孝成王面前的对话就告一段落。荀子再后面从三个角度论述了自己的”兵法“,但是其本质还是在于”隆礼义“,”施王道“,如果能做到占据意识形态的高点,那么自然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攻心为上,何为攻心?那就是用自己清明为民的政治来吸引民心的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