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hent的博客
失去兽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荀子议兵(下)
《荀子》的《议兵》篇前一半是荀子和临武君还有赵孝成王的对话。下面一半集结了另外两则对话,一则比较短,另一则比较长,都是荀子回应非常尖锐的提问,不妨来看看荀子答得如何。
满口仁义怎么还舞刀弄棍?
第一个对手是自己的学生陈嚣,可是这个学生一点不是省油得灯,他的问题直接触及了儒家理想主义得实质!他说,老师啊,您讨论兵法,总是以仁义为根本,但是仁者爱人,义者循理,那还要打仗干嘛呢?打仗都是为了争夺啊?这不是违背了仁义吗?这个自相矛盾的局怎么解呢?
荀子答道:仁者爱人,恰恰是因为爱人,所以厌恶别人加害于人;义者循理,恰恰是因为讲道理,所以才厌恶别人不讲道理乱来。而用兵打仗,就是为了紧暴除害,而不是为了争夺。
仁人用兵,如天降甘霖,大家都求之不得,比如尧舜禹商汤文王,他们都是仁义之师。所以周边的国家青睐它们的善政,远方的国家仰慕它们的仁德,兵不血刃,就可以征服天下。
荀子这是在说,为了达到最终善的目的,恶的手段是可以采用的。然而,关键的问题是,采取恶的手段真的可以走向善的目标吗?
首先的问题就是,恶行本身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罪恶就像滑滑梯,一旦走上,就有可能不断地丧失底线,而越走越低,最终可能失去一切的底线。
其次,即便是通过恶行,达到了可以扬善的阶段,但是恶行带来的损伤却是永久性的。
所以荀子之道的真谛在于后面的那一手——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就是说,只要出兵,必是万民归附,兵不血刃。这还是回到了儒家一脉相承的“仁政”。只要政治清明,自然不会有国家敢来挑事。
荀子在儒家的光谱里已经丢掉了所有的清高,妥妥的是一个实用主义,可是和法家观点比起来,还是带有理想主义光环。
慢慢来真的比较快吗?
第二个对手也是自己的学生,这个学生后来发迹成了秦国丞相,他就是李斯,他问的问题更加现实主义:秦四代都能打胜仗,军队所向披靡,威慑诸侯,根本不是靠什么仁义,都是怎么高效怎么来!这个问题您怎么解释?
荀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你所说的高效那并不是真的高效,而我所说的仁义,那才是真的有效。仁义是用来治理政事的,政事得到治理,百姓就喜爱君主,百姓喜爱君主,就愿意为他牺牲。秦国四代都能打胜仗,可还是每天忧心是不是会被其他诸侯联合起来打败,这就是末世之兵,没有顾及根本!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或许荀子也是有道理的,毕竟秦二世而亡。虽然历史错综复杂,但是在汉代对秦的反思中,儒家的“仁政”确实得以拔高。
荀子于是批评李斯:你舍本逐末,计较这一时胜败,却没有仁义之心,所以才会世道混乱。他接着阐述自己的核心观点——礼的重要性。
在论述礼的重要性时,荀子没有采取孔孟那种探寻礼背后的仁义本质的方式,而是直接从礼的好处和作用开始——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
循礼用兵治国,可以事半功倍。只要行礼义,民心归附,就不需要搞什么军备竞赛; 只要行礼义,公道自在人心,不需要大量的刑法,只需“刑一人而天下服”。只要以“礼”治国,明晰道义,规定名分,以时使民,真诚爱民,上下同心,实在有不服管的人再实用刑罚,这样的国家对外不需要竖起高墙,对内不需要维稳,岂有不强的道理?
接下来荀子进一步深入,谈及人性。人做事有两种动机,一种出于利益,一种出于道德。如果仅仅以利益驱使,那么人民不可能为国卖命效忠。利益可以有,而且需要善用,仁者的赏罚之道在于顺势而为,“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礼义以道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长养之,如保赤子”,这样一路下来,政令稳定,风俗统一,实在是有不服从的人,百姓自然会主动要把他去除,这个时候顺势使用刑法,不需多大功夫,天下就可以大治。
一个国家如何兼并另一个国家?有三种方式:以德兼人,以力兼人,以富兼人。以德兼人,“彼贵我名声,美我德行,欲为我民”,这是收服人心,让对方的民众心服口服,心向光明,采用这种兼并方式的人可以称王;以力兼人,“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势”,那是对我的惧怕,这种时候如果兼并,就必须要用力气,用完了力气,自己的实力就会削弱; 以富兼人,“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用贫求富,用饥求饱,虚腹张口来归我食”,依靠收买和诱惑,最终会使国家走向贫穷。
可见,在儒家的体系下,以德兼人,是上上策。也只有真正靠自己的政治清明征服了人心,政权才能稳定长久,不会陷入衰弱和贫穷。
反观当下,也有很多“兼人”的事情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这需要我们反思,到底我们采取的是德、力还是富;同理,当有不稳定的因素出现的时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的自信是一种符合仁义道德的自信,还是一种对极权的归附之后的噤声?
这是读完议兵篇值得好好思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