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hent的博客
失去兽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又是矫情的重新开始
几个月没有更新自己的网站,决定把服务器关了,打算用同样的价钱把网站重新架设到Typlog上。
为什么用Typlog呢?最初是看到李如一老师的播客就挂载在这个平台上,然后稍作研究发现提供的界面比较简单。诚然,VPS提供一个Docker系统可以做非常多的事情,可以架设网站,也可以再架设一个简单的邮件服务器,或许再加一个Git服务器,再加一个IRC服务器可能也可以,毕竟如果仅供自己使用,流量是不大的。而最终的最终当然还是因为懒。
Hugo搭建网站已经算简单的了,但是每次还是需要写作之后拷贝到代码编辑器里做最后的调整,然后发布。还经常面临一些问题,想要加些基础的功能也会受限。最重要的原因是,服务器的代码我保留在工作电脑上,而最近在公司上班时间比较长,电脑常常不带回家,于是搞得自己连写作的兴致也都没有了。
不过首先,还是要写起来,所以本着减小阻力的原则,就选择同等价格,但是提供更加简便的写作页面的Typlog了。
在我整理之前的文字,想着重新发到这个新站上的时候,却发现很多东西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不想再发上来了。
自己当时写的很多东西,尤其是书和课的推荐,现在看来有强烈的推广感,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在给别人说媒,再次读来,觉出一丝谄媚和强烈的自大——就好象真的把自己当回事了,真的把自己当个大V了一样。
不过经历了一年的沉淀,我也确实沉淀下来了,成功的把自己在得到上积累的一点关注慢慢消耗殆尽,成了看似拥有几万僵尸粉丝的普通用户,希望能静静地把之前展开的种种阅读笔记计划一点点地写下去。
究竟要写点什么呢?现在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感想。书的内容写就之后就固定在那里了,但是不同的时候阅读,产生的感想却是可以不断变化的。一本书的笔记写下来,开辟出来这一份空间, 之后重读,可以把当时的文字再找出来,这时我希望自己找出来的不是归纳,不是摘抄,而是当时的阅读感悟。再加进去新的阅读感悟,如此这般丰富下去。
之前的写作,还有一个顾忌就是受众,于是乎又希望写出来的东西有人看,又希望他是自己的东西,左右摇摆不定,最终没有切实落地。
而今我的想法则更偏向于写给自己,但是我写自己、写给自己的表达方式却是公开的,是愿意接受外界(如果有的话)的检验的,也就是说,我仍然会追求用一种看得懂的方式来表达。但这不再是对心目中假想的受众的妥协,而是对未来自己负责。
更新的频率呢?当然是希望自己每天或多或少都能写一点。但我并不自信,毕竟断断续续“开始”了很多回。
不妨把这次当作一次Rentrée吧,假期结束,重新回到轨道上。这一次心境更加自然,希望能这样恬淡地走得更持久。
内容依然会首先发布在vinchent.xyz, 然后会(尽量)同步到Matters和城邦,想起来就发到朋友圈,想不起来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