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hent的博客

: 孟子

孟子01 - 梁惠王啊,请别打仗

孟子去见了梁惠王,梁惠王上来就问:“您老人家大老远来,是不是要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呢?(亦将有以利我国乎)”

孟子回答说:谈什么利益呢?咱们谈谈仁义吧!然后开始论述:“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如果一国之下上上下下都在谈利益,那么国家就要危急了!为什么呢?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

因为利益的驱使,每一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么传统的社会秩序肯定无法维系,被统治阶级要推翻统治阶级自己成为新的统治阶级,然后再接着被推翻,就这样无限循环下去。以利益驱使的结果一定是不知满足的。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可是仁义了就不一样,没听说有仁义的人会不管自己的亲人,也没听说他们会怠慢国君。要多谈谈仁义,而不是多谈利益啊!

## 「我读」

事实上孟子在这里玩弄了一个文字游戏。我认为梁惠王说的“利益”并不是孟子说的“利益”;梁惠王只是问您来我国能为我们提供怎样的政策,帮助国家的发展。而孟子的策略就是施仁政,只不过是借一个话由罢了。

都说孟子是性善论,不过我认为孟子也非常清楚人唯利是图的本性,这就是为什么他需要到处针对仁政进行游说吧。我们不能假设孟子意识不到人性之复杂,他的推崇和坚守,让仁政得以施行,为的是实现内心的大道。

不过以我的观点,“仁政”是一种温柔的专政,它治下人的权利是这个至高的权威所赋予和保障的,如果“仁政”被“暴政”取而代之,人只有受苦的份,直到某一个节点,这个政权被取而代之。但是在这之前,很多人都变成了路边的冻死骨。

“仁政”似乎是专制下唯一好一点的选择,但是这还极度依赖统治者本人的素养和统治集团的普遍素养。可是在这样纷乱的年代,这恰恰是最困难的事情。


孟子再见梁惠王是在池塘边,梁惠王在欣赏鸿雁麋鹿,他问孟子:贤人也能体会这种快乐吗?

这是在秀。而孟子的答案是,恰恰只有贤者才能体会这种快乐,不贤的人虽然由这一切,但是也体会不到这种快乐。为什么呢?孟子引用了诗经,谈到了周文王建灵台灵池与民同乐的例子。“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如果不能与民同乐,就要被人同归于尽了,那时就算有台池鸟兽,又怎么快乐的起来?

## 「我读」

孟子劝谏内容的政治意涵十分明显,是在提醒梁惠王别浪别飘别脱离群众。不过孟子说的“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也很有启发。我们常说我们需要配得上自己追求的东西,单纯物质的享受是无法带来长久的快乐和内心的平静的,只有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做一个正直而不是阴暗的人,才能享受长久的快乐。


孟子和梁惠王记载下的第三次会面,他问了孟子一个问题:我对于国家已经尽心尽力了啊!你看,河内的地带泛滥了,我就把人民迁到河东,河东的地带泛滥了我就把民众迁到河内。我看邻国的国君没一个像我这样,咋就没见着邻国的人民被吸引到我的土地上来呢?

孟子说:得了吧,就您这样就想吸引人才了?您这是五十步笑百步啊(这个典故即出于此),根本没看到问题的关键好不好?

问题的关键是“王好战”。其实孟子直接点出了答案,但是却包装的像个例子:“王好战,请以战喻……”喻什么喻!问题的关键就是好战。

好战的坏处是什么?除了战士要因此丧命,而且有违农时,违了农时,大家吃不饱穿不暖,怎么可能归顺?

要想天下归心,并不难啊!“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吃饱、穿暖、老有所终。人民的要求多简单啊?有这么难吗?

下面这句话真的是扎心: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丰收的年份,狗吃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把这些粮食储存起来;荒年的时候,路上人都饿死的时候,为了战争储备,也不打开粮仓。人死了就说:“这不能怪我啊,这年头光景不好啊”,这和拿一把刀把这个人杀死有什么区别呢?又或者说:“这不能怪我啊,都怪要打仗啊!”王啊,您不要再把锅甩给年景了,天下就归心了!


在第四次对话的时候,梁惠王似乎终于服了孟子了,他说:寡人服了,愿意听您老人家的教诲!

孟子回问:用刀杀人和用棍杀人,有差吗?没差。用刀杀人和用政治杀人,有差吗?没有。

孟子接着的回应可真不客气:厨房里有肥肉,马槽里有用来打仗的肥马,但是人民却吃不饱饭,野外都有人饿死,这是什么?这是领着禽兽来吃人啊!动物之间相互残杀,我们看到都于心不忍,作为执政者、父母官,都做不到不领着禽兽来吃人,这算什么官?

## 「我读」

这两章放在一起读,因为内容十分相似,核心观点就是一个:别打仗了,好好修养生息吧!

法家是医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直指病征,药到病除;儒家是公共卫生集团,每天就宣传勤洗手啊打疫苗,多锻炼啊少用眼……公共卫生之难,可能比医治病人本身要更难。

读孟子和梁惠王这一部分,我总是想到两岸关系,一边不断购买武器,利用意识形态来裹挟民意,另一边也不甘示弱,面对原则问题,一定要有强有力的回应;于是陷入恶性循环。而生活在这种紧张状态下的两岸民众是无辜的,他们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政治在试图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制造新的问题。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