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hent的博客

失去兽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论语08 - 为政 - 关系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对“无违”的解释是按照“礼”来对待父母。所以这里不能违背的自然就是“礼”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讲到的“无违”是不能按照不符合礼法的方式来对待父母,同样包括了超过规格的待遇。也就是说诸侯得用诸侯的礼,不能用天子的礼,无论是活着的时候还是下葬的时候。这是直指当时的礼崩乐坏。

这话说给孟懿子听实际是教育他,并不是教育我们,礼的那一套,是否应该用在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中,我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一条比较有争议,到底是父母生命了孩子担忧还是孩子不能生命让父母担忧……我觉得不用烦了,大家都健健康康最好,生病了就互相照料扶持,还有什么可吵吵的。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对子游说,孝不仅仅是“养”,还有“敬”。什么是“养”和“敬”?这其实在考验着我们的家庭观念,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解释,恰恰是这些不同的理解方式和定义标准造成了很多分歧。

我不认为“敬”等于“服从权威”,事实上我不认为家长应该拥有任何权威。家庭不是为了一个“目的”而组织在一起的,它不应该服从一种社会逻辑。曾经的家族为了生存繁衍,在不断的博弈中产生了这种权威格局,这不代表我们现在的家庭仍然需要依循祖制,而恰恰是因为情况变化了,现在是年轻人懂得比年老人更多,而年老人在家中一直掌握话语权,这是非常有问题的结构。

所以,我理解的“敬”,互相尊重是基础,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理,互相可以提建议但是不应干涉。家庭的决策需要讲道理而不是讲权威。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多干活,有好东西先给老人吃,这就是孝了吗?当然还不够,跟父母要和颜悦色。刚刚批判了一番家长权威,但是反过来,不因为家长不应该有权威,父母的生活就应该我们做主,对父母颐指气使也是不对的。互相尊重,要求大家都能平心静气地沟通交流。

这一点我做的很不好,动不动就会觉得自己特有道理,然后就想把自己的道理强行灌输到父母的脑中,这是在走他们的老路,是非常错误的。如何更好地做到和父母平等理性地对话,不去抢那高出的一头,还需要更多的智慧。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这一章讲怎么看人。看人这个词我不喜欢,里面透露出一种考察的样子,但是没办法,生活中很多的交际过程就是在互相考察。我更想把这三条作为「理解」他人的方法,“试其所以”看的是对方做事的方法,“观其所由”看的是对方的出发点,“察其所安”看的是对方的身份。

在互联网上,身份是匿名的,行为是看不到的,出发点是模糊的,全部都得靠猜……这样的环境怎么能达到「理解」?很难,所以我们没有什么资格去用“诛心”的方式批评别人。

这一章更加重要的启示是告诉我们,多看一点,多想一步,不要匆忙地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