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hent的博客

失去兽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论语10 - 八佾 - 礼的正解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和乐说到底只是形式。礼有一个目的我们曾经看过,那就是“和”——“礼之用,和为贵”,但是孔子也说了“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光是为了“和”而放弃“礼”也不行。

这一章点出了孔子心目中礼乐背后的核心——仁。

除了这个核心之外,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方式。“人而不仁”的“而”有的人译作“如果”,杨逢彬老师经过考据认为应该译作“却”。“如X何”,有的人译作“有X又如何”,杨逢彬老师译作“拿X怎么办”。为什么纠结这个,它其实表明了两种态度。

作为人却不能做到仁,那么他会拿礼乐怎么办?意思是一个不仁的人是不会遵守礼乐制度的,也不会将其发扬光大。但是这一层意思没有否认推行礼乐制度是有可能让这个人被感召变得仁的。

作为人如果不能做到仁,那么有礼乐又如何。放在人之后的这个“如果”提出了一种选择,也就是这个人可以选择仁,但是他选择了不仁,那么即便有礼有乐也没有用,也只是形式主义,不会对改变人心产生真正的作用。

此系我的过度解读~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一条强调礼作为一种后天的规范而存在。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礼只是作为一种外在的依托,仁才是内核。另一种说法是相反,认为礼作为规范不可或缺,即便是色彩很美了,也需要白描的勾勒,也就是个人的仁德是不够的,仍然需要礼来规范。

我在两者之间没有偏好,看来我还没本事和孔子读《诗》啊哈哈哈。但是不管怎么说,“礼”和“仁”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点不可忽视。

我们为什么批判“封建礼教”?因为“封建礼教”的背后丧失了“仁”的关怀。当习俗变成了套路,我们不再考究其背后的深意,而仅仅是照章办事,这就是买椟还珠。不过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仁”,但是“礼”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如果没有了“礼”,那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冲突就会带来惨痛的后果,战争的双方不会有任何一方认为自己是邪恶的,每一方都站在“仁”的制高点上,只不过他们的“仁”不一样罢了。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回答:大哉问!这是个大问题,这意味着他后面一定不是全部的答案,而是具有某种针对性的答复,要么是针对问问题的人,要么是针对眼下的时局。

孔子说,普通的礼仪与其搞得奢华,不如搞得节俭;丧礼,与其强言欢笑,不如放声大哭(采取杨逢彬老师译法)。也就是说,礼的根本不在乎形式,而在于背后尊卑有序的那套秩序,这个是最关键的。天子可以搞得很节俭,那下面就得跟着一起节俭,不能僭越。对于丧礼来说,对于死去的人的怀念和感伤是最重要的,形式相对没有那么重要。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杞是夏的后裔,宋是殷商的后裔。孔子说夏礼和殷礼他都知道,但是并不能拿杞和宋作为例子来印证,这说明这两个小封国都已经势微,他们的传统已经逐渐消亡了。

“文献”在当时指的是“文”和“献”,前者指的是文字材料,后者指的是贤人。孔子可惜的是二代的礼就这样消失了,文献都没有留下来,他所热爱的周礼不会也是这样的下场吧?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如在”的意思是祭祀一个人或者一个人,就好像他在这一样。祭祀这样的活动在我看来非常特殊,在我看来和爱国主义教育非常相似。这样的活动最忌讳搞形式主义,它的意义来自于自己认真的参与,来自于自己的信念。如果没有这一份信念,单单靠搞排场来假装自己的信念,就是对祖上和神明的不敬了。

这和孔子所说的“孝”是一脉相承的,复习一下,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些话的背后,透露出了那一份真诚让人感动,孔子没有那种“文人气”,他不装;苏格拉底也是,他不是一个智者,他不诡辩,他很真诚。

后面半句孔子说:如果我不亲自参与祭祀,那和没有祭祀没有什么区别。这句话又是再说谁呢?我猜恐怕是在讽刺哪一位达官贵人吧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问了孔子一句话,“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奥”指的是屋子內的西南角,“灶”指的是灶台。这句话透露出来了一点古人的宗教观,他们和今天的我们很像,求神拜佛总是图个什么,图个管用。

这句话就是说,你与其拜那些大神,还不如多拜拜这些小神。过度解读一下,我们可以延伸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去,这里的“奥”可能指的是周王室,“灶”可能指的是各诸侯。现在周王室衰颓,大家纷纷放弃了“礼”的逻辑,而投奔了权力逻辑。孔子对此一定是痛心疾首的。

所以他回答:不然。做了错事,得罪了老天(的秩序),求谁都没用!

可是获罪于天这样的说法,实在是让人感到无奈的一种回应,就像你会遭报应的!这是弱者的语言,可是“礼”本身就不是信奉力量和强者的,它恰恰是对权力的一种规训,在守“礼”的社会下,这样的人会遭到唾弃,会得到属于他的报应,但是在礼崩乐坏的时候,就不会了。很悲哀,但是没办法。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的礼制沿袭于夏商,非常繁盛,得到了孔子的赞誉。关于这一章我没有什么好多说的。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咋回事?孔子不是很懂“礼”吗?怎么进了太庙还什么都问?这就是「礼」啊!

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妙了!什么是礼?礼不是写在纸上的,不是背在心里的,礼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做事的方法,孔子这种谦虚的态度,就是尊崇“礼”的最佳表现。

犹记《学而》篇里评价孔子的那句话:“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这一章的“每事问”可做一例。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一章讲孔子心目中理想的君臣关系,非常好懂。可以结合学而篇为政篇来理解。

不过我依然想提出一个问题,这两条到底谁应该放在前面呢?君首先要使臣以礼,还是臣首先要事君以忠呢?在孔子心目中的周朝这样一个理想社会中,自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一旦到了礼崩乐坏的时候,到底谁应该先迈出第一步,试图恢复这样的秩序呢?这恐怕只能留待我们自己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