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hent的博客

失去兽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论语12 - 里仁 - 说仁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智)?”

孔子说该如何选择住所:要看这个地方仁德不仁德,不仁德的话,就没有办法收获智慧。这让我想到自己在选择住处的时候,除了考虑交通是否方便,还需要考虑这个地方的环境怎么样,治安如何,暴力事件发生的多不多。倒不是为了得“知”,是为了一个心安。

如果大家都“里仁”,这样仁就像一颗太阳一样可以把自己的力量辐射出去,普照大地,最后处处都是仁德。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暴力和混乱更加无孔不入,如果更加深层的社会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安全地带。

怎么办?面对不断升级的冲突和暴力,种族间的对立、阶级间的对立、意识形态间的对立,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也是重读经典的原因,从孔子的教诲里说不定能收获一些答案。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

这一句让我想到了一个逻辑问题。“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是不是意味着“仁者可以久处约”呢?不一定。比如,不是女人者不能生孩子,并不意味着是女人就一定能生孩子,而是意味着是女人就可能能生孩子,也有可能不能。严格的按照逻辑来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并不意味着仁者就可以久处约。

反过来呢?它的逆否命题就为真了,可以久处约或者可以长处乐的就是仁者。因为假设一个人,不是仁者,但是可以长处乐,就违背了“不仁者不可以长处乐”;所以说能够长处乐的人就是仁者,那他能不能“久处约”呢?不一定,理由参见上一段。

不知道你绕进去没有,不重要了,只是拿这两句话做一个逻辑练习,我相信孔子及其弟子在说这两句话的时候没有想这么多,他们姑且一说,我们姑且一听,把它当作一句教诲记下来就是了。

然而我认为那它当作一个逻辑训练比它本身的道德说教要有趣得多~

顺着我的分析往下一想就细思极恐了,假设有10个不仁的人和10个仁人。这10个不仁的人都不能长时间生活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居住在安乐之中。孔子告诫我们不要做不仁的人,要做仁人。但是或许他没有告诉我们的是,这10个仁人里,10个都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但只有1个长期生活在安乐之中,其他9个都非常焦虑和痛苦……well,如果是这样,你还选择做一个仁人吗?

很多鸡汤都是这个逻辑,“不XX就不XX”,不妨反过来想一下,或许能灭嗨——比如,不转不是中国人,转了就是中国人了吗?

好了,拉回来,看下半句:“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为什么?「仁」是博弈里的帕累托最优,你仁了,我也仁了,我们大家都仁了,这个社会就能好(至少孔子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我仁了,你不仁,我就很惨。所以「仁」的人首先要坚守住自己的仁德,也就是“安仁”,至少不能让这个社会更加滑向深渊;其次如果行有余力还要推广仁德,做有益于推广仁德的事情,这样才能让自己和社会都更好。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又是一个逻辑题。只有仁者可以喜爱和厌恶他人。凭啥?不仁的人就不能喜欢他人,厌恶他人了吗?并不是,这里隐含掉的条件是「正确地」或者「合理地」,根据杨逢彬老师的注解,这部分含义隐藏在了“能”这个字里面,在先秦汉语中“能”做谓语的时候一般表示褒义。

“仁”从来没有一个边界清晰的定义,但如果强行用逻辑来分析,那么可以说,“能好人、能恶人”的人就一定是仁人了!所以如果给仁人下一个定义,那么我会说,仁人是能够正确喜爱和厌恶他人的人,亦即,能够正确对他人做出评价的人。但是,这当然不是孔子的本意,我也不真的这么以为,这仍然是一个逻辑游戏。

我宁愿把“唯”理解为一种强调和情绪的抒发,我认为孔子试图回应的是“不仁”的君主轻信奸臣不重视忠臣,小人们结党营私,故而发此感慨。所以在我们评判他人的时候,需要自我觉知自己使用的怎样的标准,以及它符不符合我们内心相信的道德原则。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这是一种动机推理,只要是有志于仁德了,那么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大恶吧!这完全取决于仁是不是一种普世的标准。如果仁如同法,只要我遵守法律了,那么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大恶吧?这是对的,因为法就是用来规范大恶的。但是仁不一样,仁来自于内心,来自于人和人切己的互动,它不是一个普世的标准,如果它外化成为一个普世的标准,那就不是仁了,可能是“礼”的一种强化的形态。

所以,如果孔子说的是“苟志于礼矣,无恶也。”恐怕更有道理。但是为什么孔子没这么说呢?我瞎猜的是,孔子不认为一个外化的客观的标准符合他对于仁的期待,这两者是矛盾的。

所以推广仁的过程是相当艰难的,我们必须要让人们自己在内心里发现,由衷地相信,并且依此行事,而不仅仅是用规矩框定住,这放在现代,大约叫做「启蒙」。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第二句有争议,搁置不谈。不管怎样,这一章的前两句说的是“以其道得之”。该是自己的就要争取,不该是自己的就不要奢望,这很符合斯多葛哲学。关键在于这个“道”究竟是哪条道。

孔子说的“道”,当然是“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仁德,一顿饭的时间也不行,仓促匆忙间不行,颠沛流离时也不行。“仁”只有坚守,才有价值,一旦破功,就会毁掉名望,晚节不保。

不过这种人能够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吗?政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这种具有强烈道德感的人,恐怕很难进入现代民主政治的体系。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他没有见过“好仁者,恶不仁者”,那他的弟子们呢?没有一个好仁者和恶不仁者吗?哈哈,这一章怕不是恰恰是在教训自己的学生:你们就不能有一天把力量放在仁上吗?这很难吗?我就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有吧,但是我没见过。

孔子说没见过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好仁者,恶不仁者”,另一种是“力不足者”,所以说大家都没有把自己的“力”放在仁上,而是放在了其他事情上,这让孔子感到很不高兴,毕竟他努力推广的核心价值就是“仁”。

可是“仁”真的这么容易做到吗?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什么样的人犯什么样的错,后面一句有点争议,有人认为知仁是了解仁德,有人认为是了解这个人(知人)。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取决于两套价值观念。

取前者来讲的,不给人贴标签。人的过错多种多样,每个人都不同,观察一个人犯下的错误,可以了解这个人的道德观念。这里是通过错误出发,试图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人。

取后者来讲,这是通过归纳总结来看人。不同的人会犯不同的错,我们看这个人犯什么样的错,就能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我取前者解,因为我一向反对给人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