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hent的博客

失去兽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论语23 - 述而 - 孔子其人其德(中)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破案了,孔子可能是最早的新冠欧洲株患者之一!孔子去齐国参加了一场音乐会,在群聚场合得了新冠,失去了三个月味觉,感叹:“没想到啊,听个音乐会搞成了这个样子啊!” (纯属瞎掰)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冉有问子贡,孔子暂不赞同卫国的国君,子贡说,我替你问问。然后他是这么问孔子的:“伯夷叔齐是什么人?”当然是古代贤人。那么他俩会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吗?孔子说:“求仁而得仁”,有什么好后悔的?子贡知道了答案,出来告诉冉有说,夫子不赞同。

这里需要两个背景补充,一个是关于卫君:衛君,指衛出公輒。輒是衛靈公之孫,太子蒯聵之子。太子蒯聵因得罪衛靈公夫人南子,逃往晉國。靈公死,立輒爲君。晉國的趙簡子將蒯聵送回繼位。衛出公拒絶,並抵禦晉軍。下文孔子贊美伯夷、叔齊,自然就是不贊成出公輒了。

另一个是伯夷、叔齐,他们之间互相推让,谁也不愿意当国君而逃到了国外。

这里孔子赞许的行为应该是蒯辙笑迎蒯聩回来当国君……虽然实在是太不切实际了,但是这就是孔子的伦理观呀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一章可以对应前面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吃粗粮,喝水,以胳膊为枕头,即便如此,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如果「不义」,那么因此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边的浮云一样。

如果因「义」而得到富贵,那么我相信孔子不会反对,这是他应得的。现在挖空心思赚钱的人不妨想一想,到底自己做的事情除了符合商业逻辑之外,是不是还符合「义」这一条。

倘若做不到,那就不必假模假式地端着《论语》来读了。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应该是孔子50岁以前说的话吧,如果能活到50岁,去学《周易》,那么应该可以不犯什么大错了。根据前文,孔子确实活过了50岁,毕竟他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可以推测,如果他老人家真的记得自己所发的愿,50岁去学了《周易》,那恐怕“知天命”和学《周易》有很大关系哦!

不过我们现在想要理解《周易》太难了,众多解释各执一词,还是保留对它的态度比较好。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这里反映出一个文化现象很有趣,就是那个时候已经区分出了“雅言”,也就是一种国与国之间通行的语言。孔子使用雅言的时候是在颂《诗经》、读《尚书》和主持典礼的时候。

可是我的问题是,《诗经》明明是很多地方的诗歌汇编成册,里面保留了许多各个地方的方言写成的诗歌,全部用“雅言”来教,是不是会有失偏颇呢?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Shè)公问子路关于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就说:你为啥不这样告诉他?孔子的为人啊,发愤起来都忘了吃饭,高兴得忘了忧愁,都感觉不到自己的衰老啊!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关键是孔子不是忙得没时间吃饭,而是处在心流的状态中,快乐得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表明了他做事的那股子认真和投入的劲,也同时表明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达到的最佳状态。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也不是生下来就知道啊,就是对历史感兴趣,自己学来的!有的时候我们会羡慕别人,他怎么懂这么多?他怎么什么都知道?他怎么什么都搞得这么好?

可能关键就在“好”和“敏”上,首先是因为喜欢,其次是学得快又努力。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努力去学习吧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谈论鬼怪、神秘力量、乱象和神明。对鬼神,孔子采取的态度是敬而远之,尊重但保持距离。我想我们面对怪力乱神也应该保持这样的态度,在能够得到一个科学解释之前,对于各种“非科学”的解释,表示尊重,但是保持距离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难处在于“善”和“不善”的判断,这个判断已经自带立场了。如果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所看到的“好”不一定是真的好,“坏”不一定是真的坏。

民粹主义者都在学川普,这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吗?恐怕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联想到我们常说的“去芜存菁”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实都是自带立场之后的选择。即便包括我自己阅读论语,也是自带了立场和视角的。

所以,在“从之”和“改之”之后不妨回溯思考一下自己的立场何在。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摘录这一章的背景如下:《史記·孔子世家》記載了這一章的背景:“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这是一种自信,我有德傍身,不惧小人。但是该小心还是得小心,要不然就成为铁裤裆强身健体还能抗击疫情的迷信了。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我是这样理解这一句话的。孔子明显实在回应他的弟子的一个问题,可这个问题是什么呢?我觉得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老师,您真的会按照您自己所宣扬的理念行动吗?孔子说:当然了!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所隐瞒吗?我的所作所为没有哪一个不是和你们一同去做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简单来说,就是孔子表明自己能做到知行合一。

而另一种可能是:老师,您真的把您所会的东西都倾囊以授了吗?没有别的更实用的知识技能了吗?孔子的答案意涵就变成了,我并不会你们想要学的那些技能,我教授的东西是关乎仁义的君子学,在这个方面上我已经倾囊以授了,这你们都看在眼里,我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这第二种解读是我自己的想象,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