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hent的博客

失去兽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论语15 - 里仁 - 子之道与父母

子之道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很简单,早上听到真理,晚上死了都行。

不过我还是想瞎说一下:在这一篇的第15章,孔子说到了“吾道一以贯之”,那里的“道”应该不是“真理”的意思,而是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那么我的瞎解释是:早上听闻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得到了推广和传承,晚上我死了也无妨~

我为什么这么瞎说呢?因为我心目中的孔子不是仅仅在乎自己“闻道”的那种人,而是要把自己的信仰推广出去的那种人,当他有一天听到了自己所推崇的理论在世间得到回响,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慰藉。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对孔子“道”的总结,“忠恕”而已。曾子的总结我并不赞同,我认为夫子之道在于仁和礼。不过没关系,反正这是曾子的看法嘛。

当然了“忠恕”可以解读的面向太多了,“仁”和“礼”肯定可以被各种诠释的人包括进去。这就跌进了曾子的圈套,因为你一旦认真,他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哈哈哈哈嘎

所以我主张,对于这种把夫子之道用两个字总结的,那不是在总结夫子之道,那是在总结曾子之道,所以正常理解就可,不必深究。爲人盡心竭力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当然要以礼让来治国了,这又有什么难的呢?否则的话,要礼又有什么用呢?这句话的重点在于,面对乱世,孔子试图回归本原——“礼”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玩意啊,不是高端玩家才能玩的东西,也不应该被束之高阁——“礼”本来就是用来治理国家的呀!

经典是用来读的吗?这有什么难的呢?经典不是用来读的话,要这些经典干嘛?古典音乐是用来听的吗?这有什么难的呢?古典音乐不是用来听的话,要这些音乐干嘛呢?艺术作品是用来看的吗?这有什么难的呢?艺术作品不是用来看的话,要这些艺术干嘛呢?……

父母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如果父母固执“不从”的话,能怎么办呢?只能“敬不违,劳而不怨”了……吗?

不一定,其实我认为也不一定需要这么早地放弃,可以学习如何通过合适的方式和父母沟通,用父母可以接受的方式传达出自己的意见,毕竟要明确一个目标,如果我们是为了传达一个对他们有利的信息,那么首先我们得切实地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初衷,“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如果一定是沟通无效,那么该怎么办再仔细考虑。不管怎么样,“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作为一种基本的“孝道”,我认为没有什么道理,它完全是一种家庭里长辈威权的体现,需要警惕,必要时需要反抗。我们需要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谁有权威就听谁的。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要结合当时的情境来理解。当时没有GPS定位,没有方便的交通工具,没有方便的通讯工具,一旦“远游”,那就意味着很长时间杳无音讯,父母也没有人照顾,万一有个病有个灾,自己都没办法知道,更不要说回来尽孝了。而尽孝是维护“礼”的秩序的基本环节之一。

退而求其次,游必有方,至少让父母家人自己去哪里,这样有事情了也好互相知会,保持一种联络的通道。

现在还抱有着“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就有点不合时宜了,即时通讯发达、交通工具也很发达,如果还陷在传统的观念里,而不考虑客观条件的变化,那就是固执己见了……或者是,有别的原因,比如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或者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或者两者皆有之,这时“孝”不再是一个理由,而只是一个借口,它作为一个答案,掩盖了更加真实的问题。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和学而篇1.11基本相同,分析写在了1.9,没有什么更多的补充。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的年纪,自己心里得有点B数,一方面祝他们寿比南山,一方面要为他们养老送终做好准备啊。想想当时没有公元纪年,没有日历,记住父母的生日还挺麻烦的。如果穷人家连可以长期保存的书写工具都没有,没办法写下来自己的生日,那就更不知道该怎么记了。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