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hent的博客

失去兽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论语19 - 公治长 - 孔子的志向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欤)?”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关于这一章,有一点想要过度解读一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儒家是讲入世的,但是孔子也假想过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理想的情况,这里指出的就是他如果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就会怎么办。反问我自己这个问题,如果我在外面闯荡闯不下去了,我要怎么办?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和我一样——回家,回到自己的城市自己的村庄,自己长大的地方、疗伤、积蓄能量。

但是孔子没有这么说,他没有说:“道不行,我就回家种田”或者“道不行,我就回家教书”。孔子说,他要到乘一叶扁舟,到海上漂流,要去流浪。在我看来,这说明孔子的归宿不是鲁国、自己的家乡,他内心的归宿在远方,在无尽的大海。我严重怀疑这段对话就发生在海边,这是孔子看到无边无际、容纳百川的大海时发出的慨叹。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争议的地方在“非尔所及也”,按照杨逢彬老师的注释,这句话如果翻译成“不是你能做到的”更加符合训诂,而翻译成“不是你已经做到的”更加容易说同。

毕竟大家不愿意相信孔子给自己这么优秀的一个弟子下一个定论——“仁”的核心要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是做不到的!你我自问可比得了子贡,他都做不到,我们可怎么办?

我倒觉得不妨往这个方向想想。孔子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是做不到的,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子贡是否有自己的苦衷呢,或者是他所做的很多事情,其实就是在加诸于人自己不欲的事情,而他没有办法从这种事务中脱身。毕竟子贡能力非常强,在鲁国官场上也很能混。

我们知道往往摊子大了就会滋生那种人加诸于我我不欲的事情,我继续把锅甩给别人的现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看来讲的不单单是讲对待别人不要用自己不喜欢的方式,而更多的是一种承担——那些痛苦和错误,到我这里为止,我不会再把它传递给下一个人。我认为这是避免平庸之恶的唯一方法。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这一句的理解方式也很多,我存而不论吧。

5.22 子在陈,曰:“归与(欤)归与(欤)!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今译:溜了溜了!我家小弟牛逼得很啊,一套一套的,说的我都无语了!

不做分析,就这样陪孔子高兴一会吧~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我也以此为耻。在得到的留言下面看到拍马屁的太多了,拍得出花,我都不知道在想这些人是不是自己都拍得自己都信了。不过话说回来,不真心拍马屁的人,往往拍不到马屁,会被一脚蹬开,因为常常被拍马屁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什么是真心的马屁,什么是违心的马屁,违心的马屁可能反而会给自己带来祸害。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的志向最具体,车马衣裘,都能在眼前浮出画面来,可见他是真的一个讲朋友义气的人。

颜渊是一个很在乎自己内心世界的人,他不希望自我夸耀,这是对自己的约束,也不希望为他人制造麻烦。另外,他的这两句话都是否定的语气。

孔子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他的志向里照顾到了老少和自己同龄的所有人。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唉。难啊!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大方地承认自己的好学,可见他真的非常珍视这种品质。毕竟论语的第一句说的就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