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hent的博客
失去兽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罗马观后感
2020年以前我大概没有看过电影。我看的那些都叫……片儿。
拜看理想上的节目《21世纪伟大电影》所赐,我从去年开始照着阿郎老师讲解的片单一路刷下来,排去以前看过的电影,现在也已经看过了大约30部。尤其是以前从来不会看的所谓“文艺片”或者“作者电影”,也从去年开始慢慢了解。
自己在这个方面还非常小白,自然更是谈不上能够写什么影评,最多只是简单记录一下自己的观影体验。
《罗马》让我想到了贾科长的《三峡好人》,因为贾科长的电影我也只看过这一部。最相似的部分是布景的细致和对于生活细节的深刻呈现,其次就是电影的节奏总体来说非常舒缓,对于生活场景的描绘完全不吝啬镜头,第三就是电影声音的处理,采用了大量采集的人声,配乐都非常克制。简单说,就是有一种纪录片感——但是貌似纪录片也都不是这么拍的,所以权且称为“记录感”吧。
电影一开始,就明显能感受到这里叙述的是两个阶级的故事,确实电影的情节也是在这两个阶级里平行展开,在最后交集达成了一种统一。从意识形态上来说,应该说非常政治正确,女权,民族融合,阶级融合等等。
印象最深刻的大约有三点:
狗屎
狗和狗屎一定意味着什么!但是我并不能完全Get到它的象征意义。有两种猜测:首先,生活就是有铲不完的狗屎。其次,狗屎意味着一种白人殖民者视角下的北美原住民文化。
福特车在晚上碾过狗屎的那段画面,用了很多镜头来拍男主人公认真细致开车,防止自己的车撞到墙上的画面,所有的镜头都怼在对于方向盘的操作上,开车是非常象征「男性掌控感」的意向,同时福特车也暗含者美国文化和阶级优势。这么一对比,那坨屎……
不过,第二天早上,男主人离开的时候也被狗屎悄没声地还击了一下。
第二个场景是圣诞节的时候,美国白人们白天对着树林射击玩,房间里摆满了狗头和猎物标本,这给我很强的殖民文化暗示。
不过,转眼就是晚上那片林子的一场大火。
直到最后,更是直接地展现了1971年发生的那场暴动。影片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了这几种对立,而狗屎,就是象征着在美白心中最不堪的原住民文化。
以上纯属是我的过度解读。
对比与暗示
电影里很多次呈现了对比和暗示,用高考语文的答题套路来说,就是「用乐景写哀情」,这个桥段在各种阅读理解中很常见。在这个电影中也反复出现,尤其是在女主人向孩子们坦白丈夫出轨离开的时候,周围在举办婚礼,而他们从餐桌转移到了街边吃冰淇淋,这一股凄凉……像极了高考阅读的那3分送分题。
比如为了庆祝新年碎掉的杯子,比如在产房时目睹的地震和因此在产房中意外死去的婴孩,都在预示着女主孩子的结局。
海浪
虽然电影整体节奏舒缓,但是最后海边的那一幕还是把我的情绪拉到了顶点,那是一种压抑的释放,压抑就像那条一直出不去家门的狗。
在看那一幕的时候,我一度以为会出现一两个孩子被海浪卷走淹死的狗血镜头,但是我心里想的是,别啊,算了吧……
于是心头随着浪头起伏,目光也不停地在浪花之间寻找那两个孩子的身影。
这时那股压抑感到了极点,女佣和女主人都像置身于海浪之中,汹涌的海水沒几乎就要过了她们的头,水压让她们喘息困难,海浪又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但是她们仍然往那浪的深处行去,为的是孩子,孩子或许象征着一种生活里的希望。
最后的释放是这个家庭的相拥。
我大概没有什么资格说这个电影俗套,因为我也不知道什么是俗套不俗套。但是这部电影呈现出来的丰富细节,完成了导演对于自己童年的想象,也把这份想象生动地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我认为非常优秀。
同时,贾科长的《三峡好人》也非常优秀,这是我三个月之前看的电影了,当时说实话觉得有点沉闷也有点“没看懂”,但是很神奇,这三个月间,这部电影的一些镜头却时常在我的脑中闪回,它一定是触动了一些我并不能意识到的东西。